有些是家长带着孩子来报,有些是爷爷奶奶带着孙子孙女来报。这一群人, 让原本寂静的校园瞬间热闹起来。

小朋友们面孔稚嫩, 神情天真,一双双眼睛扑闪扑闪, 看上去机灵又可爱。

六七岁的他们, 在家长的呵护下, 每个都是可爱的小天使。

他们的脸蛋是剥壳的鸡蛋一样白嫩,他们的头发乌黑发亮泛着绸缎一样的光泽,他们落落大方口齿清晰,自信而大方。

这一代的小孩子,是物质富足的一代。

他们有着比以前更好的选择和更优渥的生活,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拥有更加富足的精神世界。

这是美好的一代,安定的一代。

沈声默看着他们,目光不自觉露出慈祥和蔼的神色。

她想,如果沈槐在的话,一定会很喜欢这些小孩子的。

以前在香江的时候,沈槐对戏班子的学员们还凶巴巴的,一副严师出高徒的样子,学不会就罚,还是不会就打。可是随着他年龄加大,他越来越心软,越来越喜欢孩子。

到后来,就是有小年轻犯错,也不忍苛责了。

后来年纪越来越大的时候,他已经走不动路了,经常在院子里晒太阳,一直念念叨叨着,他要是走了,就没有人陪沈声默,一个人过日子该多么寂寞。

还说自己这个做爹的,没把她照顾好,没找个人陪伴她,没个孩子没有依靠云云。

沈声默并不觉得寂寞,她每天都很忙,只恨自己时间不够,是不会有什么想法觉得自己需要别人来排解寂寞的。

只不过当时沈槐的脑子已经有点不灵光了,沈声默便没有和他辩辩道理,只是点头应付。

此后过了没有多久,他果然就撒手归西了。

要是这所学校能早点开就好了。沈声默心想。

-

“好了同学们,让我们一个个有序排队,然后到体检室进行体检,好吗?”助理拿着小喇叭,对着人群喊道。

“好。”奶声奶气的,一听心都能融化了,他们笑起来特别可爱,一双眼全是不谙世事的单纯。

这所学校除了有沈声默坐镇外,还有刚刚从戏曲学院毕业的学生,他们同样年轻,同样充满了青春和朝气,此时正分工引导着孩子们进行体检。

戏曲学校第一年的招生不会太多,沈声默只打算先招三个班,每个班不超过十人,先这么小而精的教着。

人数不需要多,她于教学上也没有很多经验,第一年只招能唱得了一场大戏的学生便好。

余下的事情便没什么需要她操心的了。

沈声默起身回屋,坐在自己校长办公室的桌子后面,继续当自己的吉祥物。

-

小孩子们闹腾,精力足,经常把教学的老师搞得苦不堪言,但是每当他们聚在沈声默身边,就会变得安分下来,一口一个奶奶的叫,乖巧且懂事。

老师:“……”

怪他们,真的怪他们。

他们不仅是多余的,还太年轻。

所以不配得到小朋友们尊老爱幼的对待,享受不了这个传统美德。

沈声默不演出之后,也有更多的时间待在学校里进行教学工作了。

她挨个班的巡逻,有空了还打算自己写写书,把自己那些学戏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总结出来,以免后面的学生也走了弯路。

此时的她也像沈槐一样,总害怕自己的时间来不及,一不留神,自己没了。总想着在人生最后的时段里,做点什么,留下点什么。

除此之外,戏曲新编也是一项不小的工作。

有些戏折子流传到今日,价值观已经不符合现在的社会发展潮流。要想继续发展,就得革新,得与时俱进。这个时候,就得新编故事或者唱词。

哪怕是流传到今日的一些曲目,也是经过名家几次三番改编,才流传至今。

改编不会让戏曲灭亡,反而是往死水池里注入活水,能让它继续保持不灭的生命力。

只不过戏曲新编不是一日之功,得慢慢来。

-

流年暗换,时光流转,但小朋友们在戏曲学校里学习了三年时光后,如今已经是有模有样,很有小名角的范儿了。

为了鼓励他们,给他们树立信心,同时培养他们上台的经验,克服怯场的心里,沈声默会组织他们进行公益演出。

带着小朋友们去社区,去养老院,去各种能表演的地方,让他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本事,获得别人的喝彩和掌声。

当然,网上的宣传也没有落下。

作为一个老冲浪选手,在短视频刚刚兴起的时候,沈声默就抢占了先机,注册了一个账号,专门发小戏曲演员的日常。短视频账号上,会经常更新一些演出的曲目,发小朋友们的动态,如今已经积累了不少粉丝,是网络上名气不小的红人。

再后来,孩子们逐渐逐渐大了。

名气也越来越大。

有举办方邀请沈声默的学生们去进行演出,想要合作达到共赢。

既能宣传戏曲,又能宣传他们刚刚建成的演播厅。

沈声默答应了,和孩子们说过之后,就带着他们欣然前往排练。

科技发展到现在,唱戏的台子也已经不是当初随便搭起来的草台班子了。

这是一个充满高科技感的演播厅。

演播厅使用了巨大的led显示屏,还有裸眼3d的效果。考虑到观众不一定听得懂戏词,在台下还放了可以提词的显示屏。

舞台下的座椅排列整齐,一排排放眼过去,全是舒适的软椅。

这些设备,金从善那个戏堂子也是万万比不过的。

沈声默看了几眼,连连说了好几声好。

孩子们新奇无比,对演出报以更大的期望和决心。

他们接下去一个星期都要呆在这里进行排练。

演出的曲目是贵妃醉酒,算他们的拿手好戏。

最令人意外的是,举办方还考虑到了沈声默。

其实这一次,沈声默才是作为主角出现的。

主办方花了心思,利用影片复原技术和裸眼3d原理,把之前沈声默和沈槐两人的影片资料复原了,再投影到舞台上,让他们“同台演出”。

这是一场跨时空的交流,一老一少,穿着不同,年龄不同,但奇迹般的出现在台上。

再通过剪辑,仿佛浑然天成的一场戏,一点也看不出来是假的。

这个节目,是作为压轴的节目出现的。

当时沈声默坐在台下的vip席位,当看到自己和沈槐的身影出现在上面的时候,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。

看到那熟悉的音容笑貌,饶是坚强冷静的沈声默忍不住用手捂住嘴巴,露出惊讶的、欣喜的神色。

“老师,这是举办方给您的惊喜。”坐在沈声默身边的助理提醒道。

“我知道,我知道。”沈声默连连点头,心中一时百感交集。

台上的父女两人,唱的还是那一出《苏三起解》,玉堂春里的戏折子。

这也是沈槐当初教沈声默的开蒙戏。

沈槐说,这一出戏,每个入门的新弟子都要学,就像入学堂要学三字经一样,少不了的。

同样也是在那间破旧的茅草屋里,在后山坳中,父女两人度过那段艰难的时光。

他们偷偷摸摸,像做贼似的,每天抽着空,躲着人,唯恐别人听见一点半点,悄悄的唱他们的曲,练他们的戏。

如今想来恍如隔世,原来她都在这个位面待那么久了。

久到,故人已逝,自己同样也是垂垂老矣,不复当初妙龄的模样。

当天晚上,结束演出之后,这个演播厅以及这一出戏,在网上活了。

一种网友纷纷带爷带奶来留恋,说那是爷爷奶奶的青春云云,打了一波情怀杀,同样也让沈声默重新走进年轻人的视野里,火了一把。

只是从那以后,沈声默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。

她身体的情况每况愈下,有着丰富的死亡经验的沈声默知道,自己大限快到了。

在她七十八岁那年,在医院里去世。

病床边围着她的学生和助理以及戏曲学校的老师们。

他们送了她最后一程。

后来,记者来也来采访报道,并为沈声默的一生做了专题报道,上了周刊新闻报。

“这是一位艺术家的陨落,她带走了一代人的青春岁月,也给我们留下了无限遐想。她是不朽的,也是永恒的,愿传承精神,代代永不灭。

国外和沈声默经常有合作的歌剧院知道这个消息后,也发来了悼词。

“我们失去了一位顶级的艺术家。我们再也看不到她在舞台上的身影,这是全世界的损失,也是全人类的损失。”

【叮咚——恭喜宿主粉丝值达到10000000,正在为您传送至下个位面】

第96章 美食

再次醒来时, 沈声默还有种昏昏沉沉的感觉,仿佛睡了很久, 头重脚轻。

说来也是,在上个位面中,她病了很久,最后的日子基本上只能在病床上度过。虽然身体传入了另一个位面,但脑子暂时还没反应过来。

过了好一会儿,沈声默歪着脑袋靠在冰凉的墙面上,此时才感觉舒服了点。

意识逐渐回笼, 沈声默再一次拿到了身体的控制权。

首先打量了一下自己,沈声默发现,这是一具年轻的身体。

白皙光洁的皮肤,肌肤吹弹可破, 充盈而富有弹性。没有皱纹, 没有老人斑。四肢也很灵活, 不会像灌了铅一样沉重。

她终于“活”过来了。

这是一具年轻的、富有活力的身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