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79章 发挥特长
章节报错
雷定根本就等不及大火全部熄灭,他看到火势明显地衰减下去之后,便下令平江营全面出击,攻打西陵城。
平江营的将士一部分已经上岸,只不过由于岸边的地方太小了,根本就容纳不下上万人,所以只有三千人左右的先头部队登上岸,后续的大部队要么还泡在水里,要么就是还没有来得及下船,这种地形比较严重局限了平江营的发挥。
不过平江营的将士士气正旺,这场翘首以盼的实战已经让他们等待了很久,现在终于可以一展身手,这无疑让平江营的将士们很是期待。
这个时候,雷定一声令下,平江营的士兵就如同是潮水一般地向着西陵城涌去,那怕他们脚下还有未曾熄灭的余火,但这些火焰都无法阻挡魏军前进的步伐,魏军人潮如涌,生生地把那些地面上的残火给踏灭了。
他们冲到了城墙的下面,西陵城没有护城河,本身西陵城就建在长江的边上,宽阔的长江就是它的护城河,只不过由于魏军水师控制了长江,这才让西陵城的优势变为了劣势。
但西陵城的城墙却是相当的坚固的,做为一座要塞城池,吴国一直以来都极为重视西陵的防御,所以在历届的西陵都督的主持之下,西陵城的城防也反复地进行了加固。
不同于其他的城池,西陵城的城墙不单纯的是用夯土而建的,而是采用了土石混建的方式,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城墙的防御能力。
西陵的城墙不仅坚固,而且在高度上也要比普通的城墙要有优势,所以对于第一次参与攻城作战的平江营来说,这无疑将会一场最为艰苦的攻坚战。
但平江营的士兵却有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,那怕西陵城墙再坚固高大,在他们的眼里,那也不过是一段还在燃着火的残垣断壁罢了,平江营一鼓作气地冲上去,纷纷地架起了云梯,便开始向西陵城的城头进行攀爬。
这个时候,蜀军也扑上了城头,顾不上去扑灭城头上的余火,他们立刻使用弓箭和连弩对魏军进行反击,双方很快地陷入到了激战之中。
魏军使用猛油火弹的袭击,几乎摧毁了西陵城上的所有防御设施,甚至连城墙上堆放的滚木都被付之一炬了,可以说除了砖瓦石块这些无法引燃的东西,只要但凡能被点燃的东西,基本上都是无可幸免的。
大火烧过之后,西陵的城头上已经是满目疮痍,但蜀军的斗志却似乎并非被瓦解,他们冒着被残存的余火烧伤的危险,奋不顾身地扑上来抵御魏军的进攻。
现在想要守住西陵城,也只有依靠人的力量了,只有蜀军各部人马齐心协力,众志成城,才有可能守得住城池。
魏军的猛油火弹袭击破坏力实在是太大了,西陵城的南门城楼已经被完全地摧毁了,只剩下一些残垣还在燃烧着熊熊的烈火,而城上那些防御设施更是被破坏殆尽,这对蜀军的防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。
但是困难再大,也没有动摇姜维坚守西陵城的信念,他身先士卒,上城去督战,蜀军各部人马,也纷纷地站回到了他们先前的岗位之上,利用弓箭和连弩对攻城的魏军进行阻击。
连弩在守城战之中,起到的作用十分的大,这种高频射速的武器进行密集射击的时候,可以形成一个密集的交叉火力网,虽然魏军在攻城时,都会采用盾牌做为防护,但盾牌的防护面积有限,只能保护住头顶正上方的位置,对于侧翼的防护就显得犹为不足了。
蜀军在守城战方面,还是很有经验的,他们也知道,使用弓弩从正面去射击的话,是很难射穿魏军的盾牌的,所以他们便采用交叉射击的方式,对斜下方的魏军进行射击,这样魏军就会顾此失彼,难以招架。
这一招果然是十分有效的,蜀军使用连弩对魏军攻城云梯进行侧方位的打击。
魏军一名士兵只能使用一面盾牌,攻城的时候却要兼顾到来自三个方面的攻击,这样的作战难度,自然是远远高于寻常的陆战。
所以才说攻城战是难度最大的战斗,孙子都说了十则围之,没有十倍以上的兵力,想要对攻打坚城,几乎是没有什么获胜的可能。
历史上,有着许多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守城战,别的不说,就是当年诸葛恪率领十几万大军去围攻只有七千人的合肥,激战了百日,都未曾拿得下来,最后被魏军一个反击,打得落花流水。
所以攻城战往往不能以兵力的多少来定输羸,魏军虽然士气很高,但面对蜀军顽强的防守,他们也是寸步难进,很快魏军的第一次进攻便以失败而告终了。
如果魏军只是单纯地准备用蚁附攻城的方式来拿下西陵城的话,那完全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且不说平江营有没有攻城的实战经验,就算是换上魏军步战实力最为强悍的步兵营,它也没有十足的把握用蚁附攻城来打下西陵。
所以在制定攻城计划的时候,曹亮早就考虑清楚了这一点,想要拿下西陵城,魏军就必须要发挥自己特长才行。
魏军的特长是什么,那就是投石车啊!
投石车可是魏军摧城拔寨的神兵利器,在无数次的攻城作战之中,它都扮演过极为重要的角色,可以毫不夸张的说,曹亮如今能够坐拥天下,投石车最起码是立了一半的功劳的。
如果没有投石车的话,曹亮统一天下的进程将会被拖延很长的时间,那一道道的雄关,一座座的坚城,那一处不得花费三倍五倍甚至是十倍的时间去夺取。
而有了投石车,最难的攻城这一关,却变得如履平地一般,有这样的神兵利器,自然而然地加快了曹亮征战天下的步伐,现在攻打西陵,曹亮自然也是要充分地利用这个优势,一举拿下西陵来。